山櫻花的殺手-霧社血斑天牛

文/   木頭人博士
插圖/ 鯨魚姐姐

每年四月份,很多人會跑去日本看櫻花,但日本的專家警告,日本櫻花正被一種外來種紅頸長角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所危害,若不好好做蟲害防治,可能在未來幾十年中櫻花會逐漸消失。

但無獨有偶,台灣的山櫻花上也有一種霧社血斑天牛在為害,而且這一種天牛還是保育類的昆蟲,如何處理著實讓農政單位為難了。霧社血斑天牛是一種美麗大型的天牛,成蟲體長會因個體營養狀況而有不同,通常是3-6cm,通常可以看到2到3倍長的觸角、非常堅硬的大顎、還有頭、胸、翅上披有亮麗血紅色的絨毛,廣受昆蟲愛好者的收藏,相傳在日治時代為進貢日本天皇的「天牛三寶」之一,但也因為如此遭來經常採集的厄運,獵捕者甚至直接破壞櫻花樹取得天牛;而且因為牠為害方式是產卵在樹皮內,幼蟲孵化後往樹幹內部蛀食,會破壞木質部及韌皮部嚴重時會造成樹枯死,因此當時防治法著重樹幹內幼蟲殺滅,也造成其數量銳減。
 

山櫻花殺手嫌疑犯

在民國78年台灣首度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單中,牠被列為「棲地破壞,非法捕捉壓力大」的第二類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使得其得以緩和數量日益減少的壓力。

但原先被認為牠棲地破壞的原因,反而因為開始大量種植了山櫻花,使得其食物的取得更容易,並且山櫻花種得相當密集,在天牛成蟲出現後由於數量多,使得他們也更容易尋覓配偶並繁殖下一代,整個族群遂逐漸增大,因此在最近重新審定的保育類名單中,牠被降為第三類其他應予保育的野生動物。

從這樣的族群變遷過程來看,萬一哪一天大家不再熱衷於種植山櫻花,是否霧社血斑天牛族群又開始減少,又要再提升其保育位階呢?不過從過往的歷程看的出來,我們人類的喜好才是影響霧社血斑天牛最關鍵的因素,有些人喜歡天牛,造成其被捕捉的壓力;而另有些人喜歡山櫻花,大量種植單一種類的樹林,簡直是為天牛創造了一個生存的天堂,凡此種種人類的作為都遠大於自然界生態平衡的力量,甚至還是破壞平衡的原因。

木頭人博士的話
 

08/01/2018 17:21

當日人數:1  累積人數:3562

本篇文章引用網址 
  

««蟲新學習-陽明山暮蟬...  »»從災害潛勢地圖看見考量永續調適的...

 轉寄

相關標籤


推薦連結




留言者 : *
 

E-mail :
 

網址 :
 

文章內容 : *
 

圖形驗證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