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陳文德
世界遺產地點不是戴著榮譽勳章的旅遊招牌保證,而是對世界珍貴資源鄭重的保護承諾。
拜訪科摩多村
結束科摩多島的夜探後,我們回到船上用膳、梳洗,當同行的人都準備要在船上休息睡覺時,我還有一件事要做,那就是再回島上過夜。
當船抵達Komodo Village 時,我看到幾艘正在海上作業的小船(圖1),這漁船燈火是科摩多島海上的夜景,也是漁人為了維持生計的象徵。這時已是午夜時分,我在當地Ranger 的協助下,住進了一間小屋裡的一個小房間。儘管房間的狀況不佳,還有蚊子會來騷擾,我心裡還是很興奮,因為這是最後一件我想在科摩多島做的事情。
清晨五點多,天還沒亮,叫醒我的不是公雞而是羊,這時,已經毫無睡意的我帶著手電筒就直接朝屋外走去,想知道科摩多村的清晨是怎麼一回事。
一到屋外,映入眼簾的是對面屋子下方二隻悠哉坐著的羊(圖2),這些羊都是和人生活在一起的,在村子裡隨處可見。
圖2 羊是科摩多村最重要的牲畜。
科摩多村裡只要是全木造的屋子就一定是高腳屋,這樣一來可避免科摩多巨蜥的入侵,也可在自己屋子下方養養牲口。
我東張西望地走著,第一個跟我說話的是一名老者,不過,我聽不懂他的印尼話,好在一旁聽到的村民好心的幫我翻譯「He asked where you came from?」,這時,我才驕傲的回答說「Taiwan」。
當天色全亮時,一對可愛的姐妹花迎面朝著我走來(圖3),在這裡她們唯一的「外面的世界」就是像我這樣的遊客。
圖3 村子裡可愛的姐妹花。
沒多久,一群小男孩好奇的圍在我身邊,我趁機秀著相機裡前一晚夜探拍的蝸牛照片問道「你們村子裡有這種蝸牛嗎?」小孩比著大海說「那裡很多。」(圖4)
圖4 小孩的笑容是科摩多村的另一資產。
海邊停著幾艘無動力的單人小船,它們的主人是划著小槳穿梭在遊客船間,以不通的語言販賣著巨蜥木雕的村民(圖5)。
圖5 村民的生活很單純,只求養家餬口。
這村子很小,從村頭到村尾一分鐘可以走完(圖6),村尾是墓園,墳頭只象徵性地擺上一顆石頭(圖7),墓園裡還有不少羊在活動、覓食。村子裡有2 ~ 3 間小雜貨店(圖8)和販賣木雕手工藝品的小店,消費群幾乎都是外來的遊客。儘管村民的居住品質不佳,也看得出他們生活得辛苦(圖9),但卻保有著熱帶人民的開朗和熱情。
圖6 科摩多村的早晨。
圖7 科摩多村的墓園相當簡單。
圖8 雜貨店是村子裡少數的經濟活動。
圖9 村子裡的房屋大多很簡陋。
離開村子前,才知道外國人進村是要付錢的,一個像是村長的人請我把造訪日期、姓名和國籍寫在一本登記簿上,我再次把「Taiwan」之名留在異域。
上船前我幾次回頭看這個讓我驚艷、興奮又感動的小島,那年我再次造訪時,是否仍和現在一樣。
氣候變遷下的世界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的世界遺產可分為自然遺產、文化遺產和複合遺產三大類。設立世界遺產的目的是在於人類對遺產保護的承諾,藉以呼籲世人保護、珍惜、拯救和重視這些地球上獨特的景點。
科摩多國家公園在1991 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為自然世界遺產,因為這裡擁有「尚存的珍稀或瀕危動植物種的棲息地」的條件。另外,為了保護科摩多巨蜥及其生態,科摩多島的人口也控制在1,700 人左右。
但,如果已成立的世界遺產保護不周也是會被除名的,像中東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護區就是因為政府縮減了保護區的面積而被除名。
不過,對世界遺產造成最大威脅的卻是暖化引起的氣候變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氣候變遷與世界遺產案例分析」(Case Studies on Climate Change and Word Heritage)的調查報告指出,高溫讓五處冰河自然遺產的冰河正快速的退縮當中;氣候異常造成的降水量改變讓五處的生態保護區自然遺產受到影響,讓四處的考古學遺跡文化遺產受到洪水或颱風的破壞,也讓八處歷史都市、聚落的文化遺產受到洪水和沙漠化的威脅。
至於和科摩多國家公園同屬自然遺產的大堡礁等三處,則是因為受到海水溫度和CO2 濃度上升的影響,讓許多珊瑚因高溫或海水酸化而白化。其中科摩多島周邊海域的珊瑚礁和紅樹林已面臨到消滅的危機。
另外,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還指出全球溫度急速上升的原因,主要歸咎於人為的因素。儘管這已是說了又說,談了再談的老掉牙議題,但是只要問題一天沒有解決,它就會一直存在我們生活周遭。
因為這是牽一髮動全身的事,當人類有了改變自然環境的行為時,就已經對地球生態產生連帶的影響。
後記
這一段「前進科摩多島」的旅行,極目所見都是大自然的美景和善良樂觀的人們,這裡沒有工廠,沒有汽車、機車,島上住民的生活方式簡單到不行。可是,這裡卻得跟著其他地方受到氣候變遷、溫室效應、海水酸化的危害。這讓我想起那位在南太平洋的島國―吐瓦魯,這世界上最低度開發的國家,卻被預告可能會是第一個因溫室效應而消失的國家。
旅行起點Labuan Bajo 碼頭一旁的Labuan Bajo 機場又被稱為Komodo(科摩多)機場,原因無他,就是科摩多巨蜥的名氣比它大。科摩多巨蜥自從1910 年被發現後,曾被過度捕殺,以致目前數量僅剩幾千隻,屬瀕臨絕種的動物。科摩多島之所以有巨蜥那是島上的環境適合牠們生存,我們人類不用「幫任何忙」,牠們自己就能好好地生活著,能自然地繁衍下去。可是,光2014 這一年,印尼的泗水動物園就養死了二隻科摩多巨蜥。
可見,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適合被圈養,真正愛護動物的方式就是讓牠們留在屬於自己的地方,也只有這樣才能「安身立命」的生存下去。至於科摩多島上巨蜥未來的命運會如何?若從全球環境變遷的影響來看,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有著一絲絲的責任。
陳文德 筆名阿德蝸 屏東縣民生國小教師
««創客家庭養成... »»走進筆的奇妙世界—科教館科學營隊...
相關標籤
推薦連結



